近期,卫星图像揭示了俄罗斯海军首艘23900型“大甲板”级两栖攻击舰——“伊万·罗戈夫”号正在克里米亚被占领区的扎利夫(Zaliv)造船厂稳步推进建造工程。该型舰亦被称为“伊万·罗戈夫”级,系俄罗斯军方为弥补“法国西北风”项目失利后而精心设计的新一代两栖作战舰艇。
舰体初成
据乌克兰媒体《Defense Express》2025年春季的报道,该舰的建造工程正稳步推进中。通过卫星图像的捕捉,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舰体结构的进展情况。2023年进度明显。从美国Maxar公司于2024年11月17日发布的图像可以清晰看出,舰体上已形成数个显著的大型矩形开口。这些开口或许是为未来的升降平台所设,旨在连接飞行甲板与下方的机库空间。
舰艇目前尚未装配上层建筑与飞行甲板,依旧处于初级的基础建设阶段。
该舰预计全长220米,宽约40米,吃水深度大约7米,其最大航速可达到24节。满载排水量3-4.4万吨其尺寸与美国海军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相仿。
预期作战能力:搭载直升机与登陆艇
依据现有资料,此型舰艇具备容纳约16架直升机的能力,其中包括卡-27/29反潜直升机以及卡-52武装攻击直升机。舰艇尾部配备有专用坞舱,可发射多达6艘气垫船或常规登陆艇。此外,舰艇能够搭载75辆战车以及约900名登陆部队。
此外,外界推测,俄方或许正在研发适合短距或垂直起降的固定翼舰载机,但截至目前,尚无确凿的情报予以证实。同时,该舰可能还将配备一定程度的无人机作战能力。
“西北风”计划替代方案
23900型项目的启动与2014年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并入行动有着直接的关联。昔日,法国曾承诺为俄罗斯打造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然而,在制裁的巨大压力下,这一项目无奈搁浅,未交付的舰艇最终转手埃及。面对这一变故,俄方果断决定自主研发替代型号。
首批两艘23900型战舰分别被命名为“伊万·罗戈夫”与“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并于2020年在扎利夫造船厂隆重举行了龙骨铺设仪式。
建造风险:导弹威胁
克里米亚成为俄乌冲突的前沿阵地,乌克兰军队先前屡次动用巡航导弹和无人艇对扎利夫造船厂实施打击。2023年11月,俄罗斯海军的一艘22800型轻型护卫舰亦遭受了严重损害。
尽管如此,俄罗斯方面依然在面临高风险的情况下积极推进23900型舰艇的建造,这一举动凸显了其对克里米亚“温水港口”的战略重要性。在苏联时期,基辅级四艘航母以及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均是在乌克兰的造船厂完成建造的,而扎利夫船厂则被视为其传承者。
多用途构想:非仅两栖作战
可作为近岸指挥舰;
配置反潜直升机制备反潜战能力;
具备改装为战区医院舰/救援舰的空间;
搭载无人机后,适用范围广。侦打结合任务。
若成功建造并最终服役,此舰将跻身俄海军近年来吨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行列。
对黑海乃至更广阔海域的海上力量投送能力,将因此得到显著增强。然而,鉴于当前工程进度及制裁所带来的供应链难题,该舰的交付时间预计最早也要推迟至……2027年交付推迟两年。
结语
尽管在乌克兰战场的严峻压力之下,俄方毅然决然地推进了23900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工作,这一举措充满了风险。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伊万·罗戈夫”号未来不仅将是一艘功能强大的作战舰艇,更将成为俄罗斯在黑海与地中海海域争夺海上霸权的显著标志。
炒股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