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霸、德国海归硕士,卖沙拉轻食卖成了拼多多的头部商家,还为多家大型会员超市供货。80后的姜方俊是江苏镇江人,也是沙拉轻食品牌“一号农场”的创始人。每当有人惊叹于他跨界如此之大还能如此优秀时,他总是很认真地说:“我从未远离我的专业。”
▲姜方俊在分享自己的创业初心和目标。胡弘彪|摄
跨界:AI严选蔬菜,他从未远离专业
出生在江苏镇江的姜方俊,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以及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计算机硕士专业的高材生,今年是他回国创业的第15个年头。
硕士毕业后,姜方俊并没有在“码农”的赛道上停留太久,而是归国返乡,回到江苏,尝试“像制造精密仪器一样生产沙拉轻食”。如今,他在上海青浦和江苏常州落成了两家智能沙拉轻食工厂,还根据不同区域气候条件在全国布局十大联盟基地,工厂年产沙拉轻食达到15000吨,不仅仅是多家知名会员商超的供货商,还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量做到了沙拉轻食头部。
从IT海归硕士到扎根沙拉轻食赛道,无数人惊叹于姜方俊的成功跨界,姜方俊却表示,其从未远离自己的专业,反而因此受益良多。
▲姜方俊在生产车间检查机器运作状态。胡弘彪|摄
姜方俊说,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型专业,既可以开发游戏软件,也可以从事各类交叉领域,属于“万金油”。自己当年回国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找一件可以干一辈子的事情,希望能用先进技术和理念改造传统产业。
德国对食品安全的严苛把控提供了姜方俊创业灵感:可以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得食品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化,大家吃得更健康。于是,做沙拉轻食的想法就这么诞生了。最开始,他尝试的是会员订阅式生鲜供应服务,后来因为市场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调整了赛道,转做沙拉轻食的生产供应。
转型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IT专业的背景让姜方俊习惯用大数据来分析选择赛道,尝试用户画像和前景预测,最终选择了沙拉轻食这样一个“窄小深重”的行业。他在常州设立了第一个工厂,三年后又全力投入上海自动化工厂建设,成为国内首个将AI技术运用到沙拉轻食生产线的“吃螃蟹者”,这一创新举措奠定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有效护城河。
▲分装好的沙拉轻食待包装完成,即可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胡弘彪|摄
炒股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