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聚力创芯生态共赢”芯海科技BMS产业应用开发者大会上,这家国产全信号链芯片龙头企业释放发展信心:其电池管理系统(BMS)业务已进入收获期,正在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是芯海科技在BMS领域六年技术深耕与生态共建的成果,更折射出国产芯片在新能源与AIoT浪潮下的突围路径。
技术筑基: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近年来,大功率快充技术在PC、充电宝、新能源车等多个应用领域普及,随之而来的充电事故频发,对电池容量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BMS芯片作为电池智能管家,承担着精确监控电池状态和充放电管理的重任,成为电池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
芯海科技凭借自身高精度ADC技术和MCU稳定性优势,以“安全、精准、易用”为核心,打造更有竞争力的BMS产品,目前已在手机、无人机、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实现批量出货。
本次大会上,芯海科技发布了单串BMS新品 CBM8565、2串BMS 新品CBM8570、2-4串BMS新品CBM8582,具备高安全、高精度、低功耗、大功率等优势,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中CBM8582芯片已通过头部客户验证。
深厚的研发实力为芯海科技持续的迭代创新构筑牢固护城河。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已申请专利授权1784项,获得专利983项,其中BMS相关专利近80项,专利数量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2024全年,公司研发投入2.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4.15%,同比增长8.01%。
在领先的技术优势下,芯海BMS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当前已实现年产量过亿颗,打造国产“竞争力替代”样板。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收7.02亿,同比增长大幅62.22%,其中BMS系列产品较上期销售实现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其BMS业务延续良好发展态势,2~5节BMS产品出货量较上年同期翻倍增长,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生态共赢:管理体系与产业链协同的“芯海模式”
芯海科技联席CEO王君宇在发布会致辞中强调,公司BMS战略依托“ADC+MCU”双技术平台,构建了覆盖消费电子、泛工业、新能源等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芯海科技的突围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得益于其独特的生态战略。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和流程(TQM、IPD、LTC、ISC、IFS等),实现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形成行业稀缺的管理竞争力。王君宇指出:“管理体系与文化复制难度远高于产品技术,需5-10年周期,才能形成行业稀缺的管理竞争力,从而支持公司持续成功孵化新产品。”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芯海与终端客户、上下游伙伴及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制定行业标准,构建了技术自研与客户定制的双向壁垒,形成稳定的商业闭环,共同为行业发展赋能。
以PC业务为例,芯海自2019年进军PC领域,依托20多年“模拟+MCU”双平台技术优势,已构建完善的全场景计算外围芯片矩阵,成为全球少数通过Intel、AMD及国产CPU平台全兼容认证的芯片供应商。目前,公司不仅实现了以EC为核心,覆盖PD、HapticPad、USB HUB、BMS的横向产品布局,更完成了从传统笔记电脑到AI PC、台式机、工控机、边缘计算及服务器的纵向延伸。这种“技术联动+生态共建”的模式,助力其在PC领域打开增长空间。
王君宇强调:“在技术变迁中实现产品创新,在繁荣生态中实现合作共赢。”随着全球新能源战略的推进,电池管理市场迎来广阔增量空间。芯海科技通过长期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丰富的产品矩阵可为客户打造智慧互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望在行业上行中占据先机,打开确定性业绩增长曲线,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也为国产芯片产业的国际化路径提供价值范本。
炒股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